
风掠过草尖时,西乌珠穆沁旗的草原上,天蓝得像是被水洗过,每一寸绿都浸着晨露的透亮,从天际一直铺到脚边。抬眼望去,一眼望不到边的蓝,把整个世界都裹进了这份纯粹里,白云就浮在这蓝里,投下的碎影随风轻晃,一团团、一簇簇,像刚从晨雾里捞出来的“棉花糖”,沾着草叶的清香,成了生态持续向好的鲜活写照。
觅食的牛儿和羊儿们忘了归期,和着“棉花糖”一般的云朵慢悠悠地边走边吃,畜群低头时,鼻尖蹭过草叶,溅起的露珠里,能看见天空的碎片,也能看见土壤与人间的和鸣,草甸下的土壤与河流早已不是独自沉默的守护者,成了这“草畜和谐”的温柔注脚。
这模样,是北疆儿女交出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壮美答卷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出的丰硕果实。北疆儿女们把草原的伤痕抚平,把阳光织得更细密,让牧草一节节往上蹿。
你护着我扎根,我便护着你展颜;你把生态放心上,我便把丰美还给你。
当每一项生态保护措施都在乌珠穆沁草原落地生根,每一份用心都被草木记录,天自然蓝得像画,云自然白得像糖,而这张草原的“初颜”,便不再是稍纵即逝的风景,它是此刻的满目青绿,是往后的岁岁安康,是西乌珠穆沁旗大地上,“生态优先”写就的守护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