镶嵌在北疆大地的巴拉嘎尔高勒镇,处处透着独特文化魅力。街头景观小品、公园雕塑、社区文化墙皆融入骏马奔腾、草原牧歌元素,将北疆文化凝为直观艺术符号;蒙古族、汉族、满族等多民族在此共生,雄浑的北疆气魄与多元民族风情交织,奏响民族团结的日常乐章。
今年以来,巴拉嘎尔高勒镇以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总抓手,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从资源挖掘、活动创新、阵地建设三方面发力,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注入“巴镇力量”。
在文化资源挖掘上,该镇深度梳理本地历史、民俗与传说,组建由“国家的孩子”、老党员、群众代表构成的“百姓宣讲团”,打破传统宣讲模式,通过代际对话、互动交流等形式,开展“红色故事分享会”“民族团结身边事”等4场群众性宣讲,让各族群众从身边事中感受时代变迁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。同时,组建业余乌兰牧骑,创作10余个展现北疆文化与民族团结的文艺作品,在“歌游内蒙古-唱响北疆欢乐巴拉嘎尔之夜”汇演中,生动呈现多民族共居奋斗场景;还结合文旅发展,借新媒体平台以图文、视频展示镇域文化景观、传统技艺与美食,线上直播文艺汇演、手工艺制作等内容,让北疆文化走出巴镇。
文化活动层面,该镇深耕“文化+融合”模式,搭建多民族文化交流平台:打造每周“烟火草原夜 歌舞绘星河”音乐分享会,为群众提供歌唱北疆文化的舞台;节庆期间举办春节、元宵等传统活动,创新推出城市那达慕、社区邻里节、传统射箭比赛等20余场特色活动,增进民族情感联结。此外,高度重视非遗保护,常态化摸排镇域非遗资源,借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演,邀请传承人现场授艺,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;持续推进“非遗进社区”“非遗进驿站”,通过服饰试穿、民俗游戏等形式,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。
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上,该镇以全年龄段需求为目标,推进阵地打造并吸引30余支文化团队入驻。成立社区学校,开设“普通话培训班”“蒙古语速成班”,累计培训1150余课时、覆盖4700余人,以语言互通促进交流;开设马头琴、蒙古长调、毛毡制作等民族艺术课程,创新编排古筝联奏、《北疆弦韵》等融合节目,9岁蒙古族女孩诺敏还将长调《百灵鸟》唱进校园;设置“文化创意工作坊”,推动传统手工艺品向文创商品转化,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双赢。同时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,将北疆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活动,通过志愿服务、文明家庭评选等方式,营造团结向上氛围。
如今,巴拉嘎尔高勒镇正以文化为纽带,在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北疆大地持续绽放,为民族复兴贡献“巴镇智慧”。